热门关键词:百度百度百度

咨询热线:

023-6371-5737

健康中国
慢性鼻炎咽炎治验一则
浏览量:5184    From: 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    Time:2024-06-12 10:30:22
日期:2024年06月12日中国中医药报第005版
慢性鼻炎咽炎治验一则
□ 廖成荣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王欢欢 广州市中医医院

 

谢某,男,52岁,2023年9月22日初诊。主诉:鼻塞、咽部异物感6月余。患者平时经常开会,发言较多,以致于平素就经常感觉咽干、咽喉有异物感,但不影响工作生活。6个月前,患者因感染新冠导致上述症状更为明显,表现为鼻塞、咽部有异物感,曾接受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刻下:鼻塞,无流涕,咽部有异物感,受风受凉时尤其明显,少有咽痒、咽干,纳食可,睡眠可,乏力,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舌苔薄白,两侧肝郁线明显,脉细。

诊断:西医诊断为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中医诊断为鼻窒、喉痹。

辨证:肺气虚损,宣降失常,官窍不利。

治法:补肺气,宣鼻窍,利咽喉。

玉屏风散、苍耳子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炒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2g,薄荷9g,法半夏15g,姜厚朴12g,茯苓18g,生姜12g,紫苏梗15g,木蝴蝶9g,百合18g,刺五加30g,黄芪24g,麸炒白术15g,防风9g,黄连6g。7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10月10日二诊:服药后咽喉症状明显改善,但鼻塞似乎更为明显,伴晨起口腔黏腻,精神状态改善,舌质淡,舌苔薄白微腻,脉弦细。效不更方,于上方加路路通12g、炒冬瓜子30g、荷叶18g、佩兰15g。7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12月24日随访,服药后鼻塞、咽部异物感改善约90%。自行停药观察,随访至今未出现反复。

按 患者平素发言较多,耗气伤阴,加之工作繁忙,难免有不顺之事,日久气机不畅,痰气互结于咽喉,而见咽干、咽喉有异物感、肝郁线等。另感染疫毒,侵犯口鼻,耗伤正气,导致病情加重。《素问·五脏别论》记载:“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仁斋直指方论》载:“咽者,胃之系;喉者,肺气之所通。”可知,鼻、咽、喉与肺关系密切。结合四诊,辨证为肺气虚损,宣降失常,官窍不利,治以补肺气,宣鼻窍,利咽喉,主方选用玉屏风散、苍耳子散、半夏厚朴汤合方加减治疗。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之功,为玄府御风关键方,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似桂枝汤而不燥。主治气虚自汗、体虚感冒等。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黄煌总结玉屏风散是古代的止汗方、传统的补气固表方,具有止汗、止喷嚏、治风病等功效,能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抗过敏,适用于以疲劳、自汗、恶风为特征的疾病和表虚体质的调理。

苍耳子散出自《济生方》,具有疏风止痛、通利鼻窍之功,是古代鼻科的常用方剂。方中苍耳子、辛夷花散风而通鼻窍;白芷祛风通窍,善散头面风邪而止痛;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葱白辛温发汗通阳,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通鼻之功。《医方集解》载:“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凡头面之疾,皆由清阳不升、浊阴逆上所致。白芷主手足阳明,上行头面,通窍表汗,除湿散风;辛夷通九窍,散风热,能助胃中清阳上行头脑;苍耳疏风散湿,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薄荷泄肺疏肝,清利头目;葱白升阳通气,茶清苦寒下行,使清升浊降,风热散而脑液自固矣。”本方以鼻塞、流浊涕、前额头痛、舌苔薄白或白腻为辨证要点。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载:“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方中半夏化痰开结,降逆和胃,重在降逆;厚朴下气除满,散胸中滞气,重在行气,二者相伍,一化痰结,一行气滞,痰气并治,使痰降则气行,郁开则痰降。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祛湿化痰;苏叶芳香宣肺,顺气宽胸,宣通胸中之郁结,助厚朴顺气宽胸。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且制半夏之毒。五药辛苦合用,辛以开结,苦能降逆,温以化痰,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临床以咽喉异物感、咳嗽、恶心呕吐、苔白腻、脉弦滑为要点。

三方恰中病机,故而选用,并以紫苏梗代替紫苏叶以增强理气之功。因考虑到病情日久,肺阴损伤,故选用百合、木蝴蝶养肺阴;刺五加益气安神;小剂量黄连清热燥湿,并求全方寒温平衡。

二诊时咽喉异物感明显减轻,仍有鼻塞,晨起口腔黏腻,考虑到基础病机并无变化,故于前方基础上加强行气祛湿之力。选用路路通祛风通络,佩兰芳香行气化湿,冬瓜子清肺排脓,荷叶清暑利湿降浊。

纵观治疗全程,辨证准确,取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