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百度百度百度

咨询热线:

023-6371-5737

健康中国
顺时养生 夏以养“长”
浏览量:14363    From: 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    Time:2023-05-12 21:55:34

顺时养生 夏以养“长”

时间:2023-05-1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本报记者 衣晓峰

 

春夏秋冬,时序变迁,四季轮回。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敬孝指出,四季更替是世间万物生长收藏变化的根本原因,而阴阳消长则是四时节令形成的本原。正所谓“人身小天地,天地大人身”,古往今来,中医养生文化始终强调要顺应四时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整衣食起居,以调摄人体阴阳平衡,方为养生真谛。

李敬孝指出,不知不觉中,春渐尽,夏已至,养生调摄方法也应当顺时而有所变化,以适应夏季的阴阳变化规律。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对防病益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时分,阳气升腾,阴气渐弱,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充分接受太阳的照耀,呈现出积极的生长代谢状态,是天地万物繁茂秀美的时节,是养“长”的季节。因此,此时养生总原则要合于夏季时令特点,注重顺应阳气的蓬勃散发以养“长”,才能使人体正气旺盛,身强体壮。

夜卧早起张弛有度

李敬孝强调,炎夏酷暑,阳热旺盛之际,人体汗孔多处于张开状态,汗出相对较多,这是机体维系阳热盛而不亢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因此《黄帝内经》指出此时应“无厌于日”,也就是说不要因炎热而倦怠少动,应适当劳作运动,保持适度汗出。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当汗,却不宜过汗。李敬孝解释:“汗为心之液,为阳气蒸腾阴津而产生。若长时间处于高温、暴晒的环境之中,或者劳作运动过量,造成汗出过度,则易伤津耗气,人会感觉疲惫倦怠、口渴多饮。从西医角度看,汗出过多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夏季劳作运动当有所节制,把握缓慢、微汗、防晒的原则,切勿汗出太过。

同时,也不应因厌恶汗出而贪凉近冷,如久处低温空调房、洗冷水浴等,这样易使风寒之邪透过开放的汗孔侵袭肌肤、筋脉、骨节乃至脏腑,困厄阳气,阻闭经络,而致口眼歪斜、关节疼痛及上吐下泻等症状,虽得一时之快,而后患无穷。

此外,夏季昼长夜短,日照时间更长,所以要顺法自然,“夜卧早起”,即入睡时间可以适当延后一些,但仍宜于子时(晚23时~凌晨1时)阴气极盛前入睡,以养阳气;晨起当适当提早一些,可于卯时(晨间5时~7时)自然界阳气逐渐升腾之时起床,以助阳气。李敬孝指出,由于夜间睡眠时间相对缩短,夏季午间可小憩20~30分钟,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持精力充沛,又可减少正午时分外出,避免暑热炽盛伤及人体正气。

精神调摄静以养心

心藏神,与夏气相应。盛夏酷暑,天气闷热,心阳得夏暑之气容易亢盛生火,扰乱心神。又因汗为心之液,暑气当令,汗液外泄易耗伤心阴,使心神失养。由此,夏季人们心神容易被扰动,表现为烦躁不安。从西医角度看,情绪波动加之空气闷热潮湿,会使血液中氧分压下降,致使呼吸频率及心率代偿性增高,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可见夏季更应注重养心,而养心尤需注重调神。

《黄帝内经》指出,夏季应“使志勿怒”,即宁心静神,避免暴怒,使神清气和,气机宣畅。因此,炎炎夏日,可适当调整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或闲庭信步,或吹竹调丝,怡情养性,使情志调畅,神气充足,人体机能才能协调,阳气得以舒展,心得所养。从西医角度看,平和的心绪有助于减慢心率及人体新陈代谢,易于降低体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

切勿嗜冷食纳有度

李敬孝说,夏季自然界阳热充盛,机体阳热之气多随之浮盛于肌表,因此身热、汗出为阳气顺应自然而外散的一种表现。日常生活中,适当喝冷饮有助于防暑降温,然而若贪凉嗜冷,则贻害无穷。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凉食冷饮阻闭意欲浮散向外的阳气,虽达到汗出减少的目的,但当汗未汗,正常的津液困阻于体内,就会变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容易引发胸闷、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其二,阳气浮于肌表,阴气内伏脏腑,脾胃本就相对温煦不足,又复加冷食冷饮,可谓“雪上加霜”,容易败坏脾胃阳气,损伤脾胃功能,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精神萎靡等表现。由此看来,炎炎夏季,当“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理虚元鉴》),饮食宜温不宜冷,以便保护脾胃,养护阳气。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养生始终强调“春夏养阳”,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谚语的原因。

不仅如此,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与中医“暑多夹湿”之说相符。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夏季湿热最易困脾伤脾,出现消化不良、胃肠炎、痢疾等胃肠道疾病。反之,调理好脾胃功能,则有助于水湿的运化,有益于夏季养生防病。

李敬孝认为,夏季养护脾胃,饮食有节、食纳有度至关重要。保持清淡饮食,减少油腻肥甘、寒凉食物的摄入,既可减轻脾胃负担,又能达到防暑、清热、敛汗、增进食欲等效果。适当食用苦味之物,如苦瓜、莲子心及凉茶等,可助清解暑热。但切记适量适度,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寒者更应注意。另外,可适当进食佩兰、藿香等芳香化湿之品,茯苓、薏苡仁、莲子等健脾渗湿之品,有助于醒脾、健脾、运脾,以化除水湿,养护脾胃。

夏日及时补充水分对于养生尤为重要。李敬孝建议,夏季健康成年人每天至少要补充2500ml水,以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利尿降温、预防中暑。然而正如《寿世青编》中所言,“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即饮水莫待极度口渴而后饮,也不宜一次性暴饮。每日饮水应秉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既能减轻心、肾负担,又有利于排汗消暑。如果汗出过多,可以饮用浓度约0.3%的淡盐水,以补充体液中随汗液丢失的无机盐。

冬病夏治防患未然

李敬孝介绍,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的医疗手段之一,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种方法利用夏季人体阳气相对充盛的时机,通过内服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药物、食物,或借助穴位敷贴、针灸、拔罐、刮痧等外治方法,来帮助缓解哮喘、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疾病。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处于闭藏状态,因此治疗一些偏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时往往见效相对缓慢。而盛夏伏天,人体阳气充沛浮散,正是驱散体内阴寒之气的上好时机。同时,夏季血液循环相对较快,可帮助内服或外用药物、食物更好吸收。因此,充分利用好夏季人体体质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以扶助阳气、驱散邪气,有利于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进而达到防治某些“冬病”顽疾于未发作之时的目的,这是中医养生防病的又一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