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百度百度百度

咨询热线:

023-6371-5737

新闻资讯
中华民族名医像=62 吴谦:主编《医宗金鉴》的大医
浏览量:16528    From: 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    Time:2022-01-10 12:53:08
吴谦:主编《医宗金鉴》的大医
□ 李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 黄英华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

作品由姜伟玲创作,李经纬题款,李俊峰提供。
《医宗金鉴》是由清代朝廷钦定御制的一部医学丛书,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医学统编教材。《医宗金鉴》的主编,就是清代著名医家吴谦。
乾隆眼中的“优秀主编”
吴谦(1689—1748),字六吉,安徽歙县人,生活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与张璐、喻昌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吴谦博学多才,供奉内廷,曾任太医院判,由于医术精湛,屡被恩赐。吴谦在临证之余广收博采,大量阅读医学典籍,发现诸多中医古籍均因年代过于久远,文字艰涩难懂,在流传过程中还有一些错误,后世医书虽日渐增多,但大家各执己见,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读起来颇多疑惑。吴谦认为,应系统整理注释各家医籍,分别诸家是非,以便后学者使用。
乾隆皇帝即位后,十分重视医学的发展。鉴于古医书年代久远,词奥难明,尤其自晋代以后,医书数量迅速增长,但良莠不齐,且博而不精。到了清代,医学界甚至出现了“医书驳杂,人不知宗”的情况。面对这种状况,乾隆皇帝下令,征集天下医籍,进行系统分类,采其精粹,补其未备。乾隆皇帝要编修一部荟萃精华、可以传世的医学典籍,以规范医学理论,树立权威,使后世医有所宗。为了便于编写医书,朝廷专门设立了编书机构“医书馆”。
乾隆皇帝安排皇子弘昼和大学士鄂尔泰负责“医书馆”相关事务。由谁来总体把握医书学术标准呢?鄂尔泰首先想到了医文兼通、博学多闻的吴谦,让他总体负责医书的编写工作。经过严格选拔,“医书馆”最终敲定编写团队人员,包括纂修官14人、副纂修官12人、校阅官10人、收掌官2人、誊录官23人、纸匠2人,组成了强大的编写班底。吴谦先对古籍详加删订,后稍加增减,以备总体纂修之用,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乾隆非常赏识吴谦的才华和医术,他曾对人说,吴谦“品学兼优,非同凡医,尔等皆当亲敬之”。
清代中医的“规范教材”
作为《医宗金鉴》的总修官,吴谦为医书的编纂付出了大量心血。
首先,吴谦请求清廷提供收藏的全部医书,并下令各省全面征集、提交医学书籍。除了市面上流行的出版医书外,还包括无版的旧医书、未刻的新医书、家藏医学秘籍以及世传经验良方等。吴谦要求地方官员通过收购、抄录等方式进行广泛征集,搜集各种医学典籍。这些医书全部被送往太医院的“医书馆”,以备纂修之用。由此可见,为了编修《医宗金鉴》,清政府举全国之力广泛收集了国内的各类医籍文献资料,并将所有医书进行分门别类、剔伪存真,为书籍的编修作了极其充分的准备。
阅读典籍是古代中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唐代太医署到清代早期,医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通常都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经典医学著作。自金元时期以后,医学流派纷呈,各家学说兴起,各家各派为发展本派医学理论及推行个人观点纷纷著书立说,从而出现一大批私修医学教材。清代,中医界出现了考据之风,乾隆时期尤为盛行。医学界尊崇经典成为风气,对经典医书进行注释盛极一时。这种考据风气的盛行,导致对医学理论进行注释的各派学说达到了顶峰。
吴谦认为,尽管不同时期的医学资料各具特色,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医书应以简明实用为指导原则。他主张将历代学说精华收于书中,破除门户之见,兼收并蓄,以起到汇通医理与医术的引导作用。在这种撰写思想的指导下,《医宗金鉴》文字简洁,大部分采用歌诀韵文的形式加以叙述,特别适合初学者学习。正是由于这样的理念,《医宗金鉴》成为皇家御制的医学教材,为医学界树立了教材的规范。
《医宗金鉴》为医者必读
历经三年,吴谦等所编医书大功告成,乾隆赐名《医宗金鉴》。该书于乾隆七年(1742年)出版。为表彰编纂此书的有功人员,主要编纂者除每人加升一级俸禄外,还赏给《医宗金鉴》一部,随书赏赐的还有特制针灸铜人一具。据不完全统计,《医宗金鉴》自初版至今,共出了近50种版本,影响甚广。
《医宗金鉴》全书90卷,分为15个部分,内容涵盖内、外、妇、儿、眼、刺灸等临床各科,是一部既重经典又重实践,既有理论又有临证的著作,也是一部“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的中医百科全书。其中《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金匮要略注》8卷,均由吴谦亲自编写,水平很高,为后世关注并广泛应用。
《医宗金鉴》十分重视对经典古籍的阐释,特别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古典医籍进行了深入探讨。《医宗金鉴》中通过“注”“按”“集注”三种方式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进行阐释。先是“按”,即修正并对条文解释进行发挥;后是“注”,即逐条解析仲景条文;再是“集注”,即汇集前人注释条文的精华,对经典古籍的整理与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颇具启发意义。
《医宗金鉴》汇集了各科名著的临证经验。每一科主要讨论临床各种急慢性疾病,每病每方均先列歌诀总括,介绍疾病特点,再用文字注释。治疗方法涉及针法灸法、正骨重定、牵引固定、熏洗外敷、水煎内服等,并绘图数百幅插于各篇之中,使之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医宗金鉴》还记载了当时在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人痘接种术。
作为清代具有代表性的医学统编教材,《医宗金鉴》是习医者必读之作。清代官修图书目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评价《医宗金鉴》:“根据古义,而能得其变通,参酌时宜,而必求其征验,寒热不执成见,攻补无所偏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