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4年中医药工作新春座谈会召开:老中青名中医为重庆中医药发展出谋划策
浏览量:10629 From:
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 Time:2024-03-01 09:33:52
“我们必须清醒地承认和面对,重庆市的中医药发展在中医药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水平、产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中医药大省强省相比还有诸多的不足,有些方面甚至是在退步。”在日前召开的重庆市2024年中医药工作新春座谈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赵勇这样表示。
赵勇首先在会上通报了2023年重庆市中医药工作情况。赵勇介绍,2023年,重庆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是重庆市中医管理局正式更名为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虽然仅仅增加了一个字。但是对重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强化了中医中药协同发展,提高了发展和监管协同的科学性;二是重庆中医药学院正式获批并首届招生。这就让下一步重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了高地,有了支撑;三是重大工程引领不断增强。重庆市人民医院获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庆市中医院)建设有序推进。两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碚区中医院、永川区中医院)挂牌并通过了阶段性评估等;四是《重庆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发布实施,加大了对中医药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赵勇同时在现场公布了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2022年绩效考核结果。重庆市在全国的排名是第23位,居于中下游水平。15家参与考核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能够进入全国前100名的只有一家;能够进入前200名的只有四家;有几项指标甚至排在全国第三十位,也就是最后一位。“所以,如何切实保证重庆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缩小与中医药大省强省的差距,确实迫在眉睫。”赵勇说。
原重庆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吴昌培将重庆中医药高等学府的建设历程追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并表示重庆中医药学院的揭牌招生是重庆几代中医药人心血的结晶,是重庆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自此重庆中医药也有了自身的人才和科研的基础力量,希望重庆中医药学院能发挥核心聚合作用,充分整合全市中医药资源,形成合力,补齐重庆中医药产业短板,赶上中医药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全国名中医王辉武直言不讳地表示,对于《重庆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发布实施感到非常振奋,让全市中医药发展有了方向和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去具体监督落实。希望能结合重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真正分阶段分过程地将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尽最大努力缩小与中医药大省强省之间的差距。
全国名中医张西俭则认为,重庆整体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氛围还不够,应该向隔壁的四川省学习,从形象展示到项目推进都能形成全市一盘棋,统抓共推,逐步夯实重庆中医药的群众基础,为重庆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源动力。
全国名中医王毅刚重点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提出建议,希望在政策导向和价格指导上更加完善,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中医适宜技术脱颖而出,对中医药行业和老百姓来说都是有利的。
全国名中医刘华宝具体谈到了对中医传承工作室和良方妙计遴选工作的体会。表示应完善相应的政策,让中医传承和良方妙计提供更加有主动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重庆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建军表示,重庆中医药的发展,关键还是一个人才的问题。重庆中医药学院揭牌招生,让重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了一个放大效应。一方面老一辈的中医药专家退而不休,继续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传递给下一代;另一方面学院逐步培养出新的中医药人才。一个老师培养出很多个学生,学生成长起来后又可以一个培养出很多个新的学生。这样经过几次放大后,人才基础就扎实了。重庆中医药学院为学生配置三类导师(成长导师、学业导师、科研导师),致力于培养三栖名师(会看病的教师、会教书的医生、会育人的科学家),也有基于这样的考虑。虽然重庆中医药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一些困难,但仍然有信心,也有自己的坚守。学院的核心就是人才培养,重点是教学、临床和科研人才的培养,为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重庆市名中医杨国汉,国家青年岐黄学者王维,巴渝岐黄学者毛得宏,重庆市基层名中医李寿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以自身的工作和感悟,为重庆中医药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会议召开的2月4日正值立春时节。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希望重庆中医药人抓住时机,群策群力,切实贯彻落实各项规划和措施,让重庆中医药迎来真正的春天!